暢讀書城 > 隋末之大夏龍雀 >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騎虎難下
    第二天,戒日王朝的兵馬在阿羅安順的指揮下,對南山要塞發起了進攻。

    和傳統的進攻不一樣,他們是驅使著大象在進攻,大量的戰象被驅趕著上前,在戰象身后緊隨著步兵,這些步兵手上都拿著盾牌,緩緩上前。

    “贊普,您看對方的戰象,披甲不說,鼻子上卷起了巨木大概是用來撞擊城門的。”柴紹揚鞭指著對面的大象說道。

    “戰象本身就是皮糙肉厚,一般的弓箭根本奈何不得對方,甚至還會使其發狂,大夏士兵根本奈何不得對方。現在更不要說披甲了。”松贊干布也連連點頭,說道:“這種戰象若是用來沖陣乃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。現在披上戰將更是厲害了。”

    “臣回頭找阿羅那順,從他們手中買一些戰象來。”柴紹也發現那些戰象很厲害。

    對面的弓箭如雨,從天而降,若是在尋常時候,恐怕就有一大片的敵人倒下來,死在進攻的路上,可是現在不一樣,大部分的弓箭都是被戰象所阻擋,只有少部分是落在戰象身后的士兵身上。

    可是這些士兵手上都是拿著盾牌,加上前面有戰象阻擋,受傷者很少,一時間,戒日王朝的士兵進展十分順利。

    城墻上的郭孝恪和王玄策還沒有眼前的情況驚醒過來。王玄策曾經見識過敵人的戰象,也曾研究過戰象,在戰場上遭遇,當如何如何,可是眼下不一樣,眼前的敵人是在攻打自己的城池。

    “快,放火。”末石看見呼嘯而來的戰象,大聲呼喊道。女國曾和戒日王朝多有殺戮,對于戒日王朝的手段還是很熟悉,見敵人戰象靠近,當即就下令放火。

    “不可。”王玄策面色一緊,忍不住說道:“此間多是山林,一旦被點燃,我們等就死無葬身之地。”王玄策指著周圍的山林。

    雖然南山周圍的樹木都被砍伐的干干凈凈,可是還有大量的草叢,這些草叢一點被點燃,山火綿延,整個南山都會被點燃。

    “放下滾木,以滾木封鎖官道。以滾木封鎖山道。”郭孝恪略加思索,說道:“木頭稍微要大一些,阻攔敵人前進的腳步。”

    王玄策也瞬間明白郭孝恪的想法,雙目一亮。

    “快,放木頭。”

    也幸虧是早有準備,在南山周圍,別的沒有,但木頭還是有不少的,瞬間就見大量的木頭從城墻上扔了下來,砸在城門前的官道上。

    戰象雖然皮糙肉厚,但到底是體積巨大,滾木從城墻上滾了下來,很快就撞擊在戰象大腿上,少量的自然奈何不得對方,但大量的滾木還是給戰象行動帶來了不便,一陣陣嘶吼聲響起,響徹云霄。

    一些戰象勉強擋住了滾木,但行動受阻,被當做了利箭的靶子,更倒霉的是戰象后面的步兵,原本是相互協調的,但現在一樣了。戰象被阻擋,戰象身后的步兵,就一起成了靶子了。中箭受傷的士兵不少。

    而且大夏顯得十分雞賊,專門朝敵人的下三路進行射擊,大腿、小腿都成為射擊的目標,這些地方防備本身就不容易,現在被射中之后,行走不便,躺在地上慘叫者甚多。

    有的滾木,戰象是跨過去了,可是后面的士兵就不一樣,行動之間難免有些差錯,而這種差錯,有的時候,是非常致命的。

    隨著滾木的落下,城墻下傳來一陣陣慘叫聲,混亂出現了,城墻上滾木落下,戰象們發出一陣陣嘶鳴聲,進退不得。甚至還有些士兵開始逃跑了。

    阿羅那順在后軍揮舞著手中的馬鞭,并且命令自己的親兵,斬殺了一些逃跑的士兵,就算是如此,也難掩敗退之勢。

    “真是一個無能之人。”松贊干布身邊,祿東贊看的分明,忍不住搖搖頭。

    他剛才可是看出來了,大夏一開始面對戰象的進攻,并沒有什么好辦法,只是單純的射箭反擊,但這一切并沒有什么作用,城墻上甚至還出現了短暫的混亂,按照道理,這個時候是加快進攻的最佳時機,加快戰象進攻的速度,快速的抵達城門城下,就能獲得進攻的最佳時機。

    可是阿羅那順顯然是沒有想到這一點,他認為大夏短時間內,解決不了自己的戰象,錯過了最佳的進攻時機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大夏的將軍顯然不是一個簡單貨色,想來也是,連柴紹都不是他的對手,足見對方的不簡單,阿羅那順更不是對方敵手了。

    “戰象在正面戰場上還是很厲害的。”柴紹也看出了這里面的問題,心中也很感嘆郭孝恪的反應能力,稍微晚上片刻了,等到戰象到了城門下的時候,無論做出什么樣的反應都遲了。

    “可惜了,這么好的機會就這樣葬送了,而且,城門口那么都的滾木,可不是好進攻的。”柴紹剛才利用千里鏡看的分明,對面的敵人十分無恥,射箭的時候,專門針對下三路,這種不上傷及性命做法,看上去很仁慈,但實際上,是最殘忍的做法。

    受傷的士兵失去了戰斗力,回到大營只能是養傷,短時間不能上戰場,增加大軍的負擔;還有一種可能,受傷之后,不能及時撤離戰場的士兵,就會成為靶子,活生生的被敵人射殺,或者眼前的戰象踐踏而死。

    不管怎么樣,戒日王朝第一次進攻以失敗而結束。

    果然,阿羅那順又組織幾次進攻之后,都以失敗而告終,而城墻上倉促落下的滾木礌石,反而成為大軍進攻的阻力,這是雙方都沒有想到的事情。

    等到了下午,松贊干布正待指揮大軍進攻的時候,猛然之間發現,大夏將那些滾木礌石都固定在戰場上特定的位置。

    這些滾木礌石看上去雜亂無章,可就是這些雜亂無章,讓進攻方不得不按照對方規定的道路前進。然后,在這種情況下,大量士兵被敵人輕松射殺。< 射殺。

    松贊干布很郁悶,上午是很因為戰象的緣故,造成了不少的損失,下去的時候,并沒有派出戰象,這樣一來,發現損失的人馬更多。

    阿羅那順見狀,心中卻是很高興,自己這邊失敗了,阿羅那順臉上無光,若是吐蕃人勝利了,阿羅那順臉上更是無光了,索性的是,吐蕃人也失敗了,雙方都是一樣的,阿羅那順臉色頓時好了許多。

    “贊普,不如撤軍吧!”大帳之中,李勣靠著躺椅上,面前披著一件錦被。

    “大將軍,南山要塞不在我們手中,敵人就能通過南山要塞,不斷的入侵女國,女國靠近扎曲,我們的兵馬救援女國不容易,這樣一來,我們就需要不斷向女國投入兵馬。一旦不投入,女國就會落入大夏手中。”祿東贊搖頭說道。

    松贊干布也點點頭,就這樣的撤軍,顯然不符合吐蕃人的利益,吐蕃好不容易在這個時候壓了大夏一頭,又怎么可能突然撤軍呢!豈不是讓人笑話?這也不符合吐蕃的利益

    “不錯,大將軍,這個時候可不是撤軍的最佳時機,我們可以不拿下南關,但絕對要擊敗對方,從正面戰場上擊敗對方,唯有如此,才能讓我吐蕃將士在以后面對大夏的時候,不會有畏懼之心。”松贊干布聽了認真解釋道。

    李勣頓時明白松贊干布等人心中所想,吐蕃數次在大夏那里損失慘重,軍中士氣低落,以前是沒有機會,現在機會就在眼前,松贊干布準備借助這次機會,重新樹立吐蕃將士心中的斗志。

    “懋功,你可有什么辦法?”松贊干布用希冀的眼神望著李勣,等待著李勣的回答。顯然他對李勣還是充滿了信心的,認為李勣一定能夠幫助自己解決這個問題。

    “那就撤軍。”李勣略加思索,又說道:“敵人現在占據南山要塞,兵馬比較多,我們進攻南山,并沒有多少優勢,所以只能撤出戰場,吸引敵人來追擊。”

    “大將軍好計策。”祿東贊聽了之后,忍不住雙眼一亮,大聲說道:“只要敵人追上來,那勝利就是屬于我們。”

    “若敵人不追上來呢?”松贊干布身邊大將昂日大聲反駁道。其他的吐蕃將軍們臉上也露出不屑之色,這些家伙可是知道,松贊干布十分重視李勣,甚至等到李勣返回邏些之后,對方就是吐蕃的大將軍,統領吐蕃所有的兵馬。心中不服氣是很正常的。

    “打仗哪里有絕對的把握,大將軍說的有道理,既然現在我們現在不能解決眼前的敵人,那么就撤出來,讓敵人來進攻。”祿東贊卻很贊同李勣的觀點。

    “贊普,臣也認為懋功的計策很正確,論攻打城池,這并不是我們所擅長的,但若是在野外廝殺,臣相信,我們的吐蕃的勇士,肯定能擊敗敵人。”柴紹連忙說道:“就算敵人不追上來,那我們將整個女國搬空,就在南山要塞前面建立一個新的要塞,徹底的占據整個女國,這個不是我們想要的嗎?”

    “那就撤軍。”松贊干布連連點頭,他現在十分慶幸,幸虧來迎接李勣,看看李勣果然不同凡響,想出的計策就不是別人能夠想到的。

    他想到自己甚至可以憑借這次,攻入大夏西北,當下就決定按照李勣的計策行事。

    第二天的時候,松贊干布和阿羅那順商議一番之后,就開始撤軍,為了迷惑大夏,吐蕃和戒日王朝兩支人馬,相互掩護,交叉撤軍。

    “居然撤軍了?”郭孝恪看著手中的情報,忍不住說道:“玄策,你說松贊干布那小子想干什么,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撤軍?”

    “或許是因為發現南山要塞難以攻克,所以撤軍了。”王玄策放下手中的千里鏡,想了想說道:“畢竟我們的兵馬眾多,城高池深,想要進攻可不是容易的事情,所以才會撤軍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們是追還是不追?”郭孝恪臉上露出一絲遲疑,說道:“這樣的好機會,若是丟失了,十分可惜。玄策,你也知道,敵人背后就是扎曲,扎曲上并沒有橋梁,想要渡過扎曲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我們若是趁機追擊,或許就能將對方逼入扎曲,活活的淹死他們。”

    “若敵人故意撤軍,引誘我們上當該怎么辦?”王玄策有些懷疑,他望著對面的大營,說道:“將軍,我們現在依靠南山要塞,敵人想要攻打我們十分困難,但我們一旦出了南山要塞,在野外遭遇敵人,就不見得能夠取得勝利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放對方離開,著實不甘啊!”郭孝恪感到惋惜,他也察覺到這一點,畢竟南山要塞的兵馬都是來自四面八方,能夠堅守關隘已經很不錯了,若是強行進攻,最后的結果是什么,還真的不好說。

    “是很不甘,我們鼓搗出這么大的動作,甚至還征召了回鶻兵馬,加上沿途來的兵馬,最起碼有四五萬人,都是大夏勇士,這樣的兵馬,最后只能看著敵人撤走,很郁悶。”王玄策也很苦惱。

    原以為對方會和自己展開廝殺,沒想到對方十分干脆的撤軍了,放下了到手的利益,這下尷尬的就是郭孝恪和王玄策兩人。

    “你不說我都差點忘記了,現在敵人退走了,還有大量的勇士陸續朝南山要塞而來,韋思言這個時候恐怕已經率領回鶻騎兵在來的路上了。”郭孝恪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,臉色頓時變了模樣了。

    自己是很因為敵人兵馬眾多,所以才會征召各部精銳,現在猛然之間,敵人不打了,想逃走了,就與事實不符合了,這下作為征召兵馬的郭孝恪就不妙了。

    征召兵馬,損耗的是大夏的威望,這次征兵成功,可是那些勇士們沒有得到好處,下次呢?這些人還會來嗎?

    失信于各部精兵,讓這些勇士們空跑一趟,還不能立下軍功;失信于朝廷,不需要征兵,你征兵干什么?難道你后其他的念頭嗎?

    一時間,兩人發現,現在變成自己騎虎難下了。